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6 05:08:36
为总结和推广社区合伙人的运行机制、创新模式、准入退出制度及经验做法,进一步探索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促进社区共创共建共享,在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的指导下,智慧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联合社区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于3月21日在广州荔湾组织开展首届“社区合伙人”社区治理创新实践与经验交流会。
广东省社会工作教育与实务协会会长、中山大学教授程瑜表示,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社区合伙人作为一种新兴的基层治理模式。本次交流会探讨整合社区内外资源,鼓励多元主体加入社区合伙人,参与社区建设,共同解决社区问题,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等主题,希望各个代表充分交流经验,相互启迪思维,为实务治理工作提供参考。
在专题分享环节,程瑜分享《中国特色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建设与社工赋能》、深圳大学李晓凤教授分享《社区合伙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大蓝宇蕴教授分享《城中村的权力配置及其社区治理》、嘉应学院谢明副教授分享《社区国家安全教育案例》、广东工业大学刘静林教授分享《广州社区合伙人机制探索》、张良广博士分享《“社区合伙人”的实践特性与运作逻辑》、查平平副总干事分享《四川成都社区合伙人经验分享》。专题演讲从特色服务社工赋能、合伙人理论与实践研究、合伙人机制探索、基层社区治理等多个维度,以清晰生动的主题分享社会合伙人的实践特性与运作逻辑,总结社区合伙人运行机制与创新模式,提升社区合伙人在基层治理中的影响力,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
本次社区合伙人实践经验研究分论坛有三个,分别由深圳社联吴巧敏、李晓凤教授、深圳光明社侨魏毛毛、陶叡教授、深圳宝安尚德陈义双、黄海平副教授等作为主持人和评议人,分享和评议首届“社区合伙人”的获奖文章,探讨和评议个人、团体、市场主体等多元主体加入社区合伙人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效果。
在交流会上,《凝聚社区力量,助力“孤困老病”者走出绝望泥潭——社区基层治理中多重困境社矫对象帮扶实践案例》等典范案例的颁布,昭示着交流会进一步对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及社区合伙人基层治理模式的鼓励,宣传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协作单位在推广社区合伙人的运行机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专业社会工作成果,交流行业经验模式,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后,大家走进广州市荔湾区西村街道和苑社区,实地参观社区合伙人“典型”,深入了解和苑社区与志愿者、社会组织、爱心企业等多元主体建立社区幸福“和”伙人关系,社区以“公益+低偿+购买服务+社区兜底”的方式联合搭建多维“和”伙服务平台,有效解决了居民群众多位面、多层次的需求。而广州市南沙区港湾街道南北台社区又是另一种典型,南北台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打造“南北无界,共建同享”党建品牌,探索打造“社区能人工作室”,发挥辖区内社区能人的引领、带动、示范和桥梁作用,摸清摸准社区治理需求,聚焦社区薄弱环节,补齐治理短板,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社区工作者和机构代表深入了解社区合伙人的实际运行情况,学习成功经验。
刘静林教授表示,此次论坛为各方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总结社区合伙人运行机制与创新模式,促进资源整合与经验共享,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通过主题演讲、经验分享、沙龙交流、实地参观等形式,深入探讨社区合伙人的运行机制与创新模式,吸引更多个人、团体、市场主体加入社区合伙人,提升社区合伙人在基层治理中的影响力,推动社区治理现代化,推动社区共创共建共享,倡导以社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南方+记者 曹嫒嫒
【作者】 曹嫒嫒
南方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