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曹雪芹写《红楼梦》 时序混乱贯穿全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1 19:16:00    

号称《红楼梦》诞生地的蒜市口十七间半“曹雪芹故居”开放,于是便想借机说说《红楼梦》。

不知您发现没有:《红楼梦》里的故事是不讲时间顺序的。比如在早春二月,林黛玉收到一封信,打开看完之后,转瞬间便到了深秋。这个情节出现在第八十六回和八十七回之间。第八十六回结尾处,秋纹带着小丫头来给黛玉送兰花,黛玉看着兰花,想到“草木当春,花鲜叶茂,我却像三秋蒲柳”,不禁滴下泪来——此时是春天,对吧。这时,宝钗那边打发人来,“未知何事,下回分解”。第八十七回一开篇便交代,宝钗差人送来一信。黛玉读后正在伤感,探春湘云等人来了,喝茶说话之间,呼喇喇一片风声,吹了好些落叶打在窗纸上。停了一会儿,又透过一阵清香来。黛玉说,好像木樨香。探春说:“大九月的,哪里还有桂花呢!”——如何?一信读罢,从春天跨进了深秋。

如果说仅凭一盆兰花不足证明是春天,没关系。林黛玉收到兰花的时间,正是她刚刚过完生日之后:贾政升官有人送戏庆贺,王熙凤点明:“不但日子好,还是好日子呢。”什么好日子?黛玉的生日。哪一天?二月十二。这是第六十二回里袭人说的,因为她和黛玉生日是同一天。唱戏、听戏,正热闹的时候,传来薛蟠打死人、吃官司的消息,薛家顿时乱成一团。宝钗给黛玉的信中,正是诉说此时的烦恼。事情一桩接着一桩,都在这几天之内。接着便是第八十七回:林黛玉“感秋深抚琴悲往事”,时间一下跨过了半年有余——证据可谓确凿吧。

如果说八十回以后是高鹗所续(笔者并不这么认为),因而难免发生舛误,那么前八十回里也不乏类似的例子,又当何论?

请看这处:贾蓉之妻秦氏生病的时间。第八回,宝玉去梨香院看望宝钗,宝钗身穿蜜合色棉袄、金银鼠比肩褂,黄绫棉裙;吃着饭,外面下起了雪——说明是冬季。宝玉和秦钟一起去上学,袭人让小子们带上大毛衣服——还是冬季。在学堂,秦钟受了委屈,跑去和姐姐诉说,为弟弟受欺负的事一着急,秦氏病情加重了——仍然是冬季。通过冯紫英介绍,请来一位张友士给秦氏瞧病。张友士开完方子说道:“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这仍然在冬季。可是,请张友士来之时,贾珍父子正忙着给贾敬过生日。贾敬生日在哪一天?九月十五。于是时间一下子从冬季退回到了秋天!

难道秦氏病了一年了么?不是。第十一回,尤氏跟凤姐说:秦氏上个月中秋(注意,是八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玩了半夜,回家还好好的,到了二十后一天比一天懒,将近半个月了。也就是说,秦氏从开始生病到这会儿,还不到一个月:凤姐吃过贾敬的寿宴去看望秦氏,安慰秦氏说:“听大夫说,若是不治,怕的是春天不好呢。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还是在秋季:您不觉得这时间上有点儿乱吗?

再说一处:在贾琏陪黛玉回南方的时间上,也乱。第十二回近结尾处,这年冬底林如海寄来书信,说身染重疾要黛玉回去。贾母命贾琏陪黛玉登舟往扬州去了。贾琏走后,凤姐晚间寂寞,屈指计算贾琏行程,不知不觉已交三鼓,梦见秦氏前来告别,嘱托几件必办之事,醒来听说:“蓉大奶奶没了!”这时间本是腊月年底、冬至之后。接着是凤姐主持丧事。丧事办了一个多月时,跟贾琏、黛玉一起走的昭儿从苏州回来了,告知黛玉之父已于九月初三病逝,贾琏和黛玉年底回来,让把大毛衣服带几件去。——这就怪了:昭儿陪贾琏去扬州是在腊月年底,一个多月就能打一个来回?这在只能从运河上沽舟往来的清代,怎么可能!秦氏的丧事一共办多少天?“四十九日消灾洗孽水陆道场”。昭儿回来时是五七第五天之后,也就是四十天左右。这四十天稀里糊涂地变成了将近一年。还有一则:贾琏年底走的就是冬季,这会儿又来叫拿几件大毛衣服,难道他是夏天走的不成?

还有一处:由春季一下子跨到秋天。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这段故事凿实是在春天吧:林黛玉作《桃花行》,薛宝钗填《柳絮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之句便在这段词中。这一回的结尾,是众人放了半天风筝,黛玉回房养乏。“要知端的,下回便见”。第七十一回开头便说贾政回京办完事,在家歇息(再不提黛玉如何了),接着便准备给贾母庆八旬寿诞。贾母生日在哪一天?八月初三。看到了吧,两回故事之间相距半年!

可见,曹雪芹笔下时间混乱的毛病贯穿全书。有人说后四十回是高鹗模仿曹雪芹笔法续写的,这恐怕没有可能。因为高鹗要在一年之内把曹雪芹写作的习惯全部掌握,甚至连他的思维方式、缺点毛病都吃透学熟、然后再帮他把后四十回的故事编圆全,这恐怕累死他也做不到。

来源:北京号

作者:宗春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