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14:33: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王玛咪
3.15米层高、240毫米分户墙、40分贝隔音限值……浙江省近日出台《浙江省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以一系列技术指标为住宅品质提升提供指导性建议。
通过标准先行、试点带动、政策支持三大路径,浙江省将系统性推进“好房子”建设,在层高、隔音、安全、绿色低碳、智慧科技等领域提出创新性技术规范。以数据为尺,浙江为“好房子”树立可测量、可复制的“浙江导则”,推动住房品质从“有居”向“优居”跨越,在构建“安全为底线、舒适为核心、绿色为导向、智慧为驱动”的住房高质量发展省域范例上迈出关键步伐。
图片来源:浙江省建设厅
技术指标量化"浙江导则":从层高到隔音构建住宅品质新范式
针对浙江夏热冬冷、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与住宅发展实际制定的《导则》,从用地布局、建筑安全、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慧科技五大维度提出设计指引,为住宅品质提升提供科学参考。
老百姓最关注的居住“舒适性”,也是“好房子”的核心内涵。在《导则》中,围绕层高、隔音、防反味、采光、归家体验五大维度,浙江省提出一系列创新性技术标准,旨在以“毫米级精度”和“分贝级管控”提升居住舒适度,让居住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
层高是居住舒适度的基础指标,浙江夏热冬冷、潮湿多雨,多数家庭需安装空调、新风系统,针对该现状,导则对配置地暖或中央空调的住宅层高标准提升至不低于3.15米,较国家标准(3米)增加5%。层高提升后,设备安装空间将更充裕,吊顶设计不显压抑,室内通风效率提高15%-20%。以100平方米住宅为例,若层高增加0.15米可使室内空间体积扩大15立方米,采光面积提升8%。
噪音干扰是居住舒适的头号“杀手”,浙江 “好房子”对隔音提出更高的要求,《导则》要求朝向高速公路、高架等噪声源的外窗采用三玻两腔玻璃,将80分贝噪音降至40分贝以下,接近墙体隔音效果;分户墙厚度加厚至240毫米,楼板厚度增至120毫米并采用一体化保温设计,可隔绝空气声与撞击声,使楼上搬动家具、邻居交谈等生活噪音降低一半以上。此外,小区机动车道需远离住宅外墙并加装隔音雨棚,电梯井道、设备机房远离卧室,多措并举营造静谧居住环境。
反味问题直接影响居住健康,《导则》通过材料升级与严格检测双管齐下,比如鼓励厨房采用不锈钢制排气道等保障居住得清爽又安心。
针对底层住户采光难题,《导则》提出两项指导性指标:小区高大乔木种植位置需满足树干中线距离住宅外墙不小于8米,避免树冠遮挡光线;加宽内天井宽度,确保天井内窗户的采光与通风效率提升20%以上,底层住宅日照时长增加1-2小时。
结合浙江多雨气候特点,《导则》提出通过打造风雨连廊与“地下会客厅”,以更好地提升归家体验,风雨连廊同时还能为住户提供休憩散步的公共空间。
从3.15米层高到240毫米隔音墙,从不锈钢排气道到8米绿化距离,浙江新出台的这份导则正以“毫米不差”的技术标准重新定义居住舒适度。这些细节的背后,是对居民需求的精准回应,更是“以人为本”城市建设理念的生动实践。未来,“好房子”的舒适度提升,不仅关乎技术升级,更将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每一份期待。
试点探索+政策引导:以实践验证导则可行性
浙江省通过"试点探索"与"政策引导"相结合,鼓励企业自愿参与住宅品质提升实践。
杭州、宁波等地已选取部分在建项目及新出让住宅用地开展试点,在层高、隔音、绿色技术等领域尝试《导则》中的建议。试点项目数据显示,层高提升至3.15米后设备空间更充裕,240毫米分户墙与三玻两腔外窗技术使生活噪音降低超50%,绿色建材应用率、光伏覆盖率等指标显著提升。试点成果为《导则》的优化和完善提供了实践依据,居民反馈也为技术指引的适应性验证提供了重要参考。
政策层面,浙江从优化布局、完善配套、提升质量、鼓励绿色建造等九大方向引导企业关注品质提升,强调以市场需求和居民满意度为导向。到2025年,浙江将鼓励更多新建住宅项目参考《导则》,但具体实施仍由企业根据自身条件自主决策。
指导性框架驱动行业转型:房企探索品质与效益平衡
《导则》的发布为房企提供了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深耕"转型的参考路径。
在“数据量化”的浙江导则下,如何平衡技术升级与成本控制?如何将品质提升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导则》中提出的层高、隔音、绿色低碳等新技术规范,也为房企的转型探索提供多维路径,比如调整产品设计策略,加大绿色建材采购比例,引入智慧家居系统,优化施工工艺以适配更高标准的隔音墙体与节能结构等。
值得关注的是,进入好房子时代,居民普遍期待“品质红利”的释放——更低的噪音干扰、更优的通风采光、更智慧的社区服务。而市场对“品质敏感度”的分化也正在显现——刚需项目更关注得房率与价格平衡,而改善型项目则倾向于以“超导则标准”打造卖点,例如将层高突破至3.3米、采用四玻三腔外窗等。《导则》中对“好房子”品质,正推动房企在“政策框架”与“市场逻辑”之间寻找动态平衡,而这场转型的实验成果,或将重新定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从明确标准到试点突破,再到政策护航,浙江省“好房子”建设已形成系统化推进格局。未来,随着《导则》的深入实施与配套政策的持续发力,从政策蓝图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升级,房企与居民的双向奔赴,将为“好房子”建设注入持续动能,“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宜居愿景将加速照进现实,为全国住宅品质提升贡献“浙江样板”。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