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台前县公安局侯庙派出所:“警调融合”机制筑牢基层平安防线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0:13:0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马鹏宇 通讯员 高纪才 刘合敏

记者4月7日获悉,在豫鲁两省交界处的台前县侯庙镇,一场跨越十余年的“夺妻之恨”纠纷近日在多方努力下圆满化解。这起涉及两家人恩怨情仇的重大矛盾纠纷,在台前县公安局侯庙派出所“警调融合”机制的创新实践中,最终实现了“事心双解”。

这正是侯庙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生动缩影。

侯庙镇地处黄河滩区,人口流动频繁,历史遗留问题多。近年来,侯庙派出所以党建为统领,构建起“大政法、大治理”工作体系,将矛盾纠纷预防化解作为民生服务的突破口。作为濮阳“警调融合”机制首批试点单位,侯庙派出所创新打造“三级四中心”矛调阵地,建立“六所一庭 + N”矛盾化解支援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

据统计,在侯庙派出所2024年排查的172起矛盾纠纷中,97%的纠纷通过“警调融合”机制得到化解,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3 年年底,辖区突发系列盗窃沿街门市案件,派出所通过数据分析与线下追踪,22 小时内抓获嫌疑人,为群众挽回损失370余万元。这些成效的背后,是“一把抓、两体系、三推送、四联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法的成熟应用。

在婚恋纠纷、家庭矛盾等易激化领域,侯庙派出所探索出“一平二宽三和三步”调解法,即通过“平复情绪稳态势、放宽心胸消隔阂、促成和解化干戈”三步骤,将法理情深度融合,实现矛盾纠纷从“事解”到“心结”的双重化解。该工作法自实践以来,累计成功调解情感纠葛、家庭矛盾等易激化纠纷 89 起,成为基层矛盾调解的“金字招牌”。

今年3月,一起婚恋纠纷中,侯庙派出所联合镇平安办、村委会等 30 余人组成矛调团队,通过“平复情绪、放宽心胸、促成和解”三步骤,成功避免了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类似案例中,“警调融合”机制年均化解重大矛盾纠纷 20 余起,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 23 起。“六所一庭 + N”机制在实践中彰显威力。

2024年11月,侯庙镇某村村民刘某与王某因彩礼问题对簿公堂,派出所联合法庭、司法所等部门启动庭前调解,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种“多部门联动、全链条化解”的模式,使婚恋纠纷调解周期缩短40%,协议履行率提升至92%。

在侯庙镇,“闹矛盾别打架,解心结找警察”已成为群众共识。派出所将“走村入户”作为民警必修课,2024 年累计帮助群众解决民生小事 620 余起。今年春节期间,民警李志在走访中帮助七旬老人耿大娘找回 4000 元养老钱,老人送来“尽职尽责 为民解忧”的锦旗,成为警民鱼水情的生动写照。

在跨区域矛盾化解方面,侯庙派出所与范县高码头派出所建立协作机制,历时一年化解一起婚恋彩礼纠纷。通过“法律 + 情理”的调解方式,双方最终达成五万元彩礼返还协议,当事人朱某特意送来锦旗,称赞民警“解决困难耐心用心又贴心,化解矛盾有理有面又有情”。

多年来,侯庙派出所的 "警调融合" 实践得到上级部门高度认可。"一平二宽三和" 工作法被《人民公安报》等媒体报道,朱沙沃警务室被群众称为 "家门口的派出所"。近三年来,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 32%,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全市前列。

“我们将继续深化‘警调融合’机制,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台前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三零”创建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向“四治融合”升级,为平安河南建设贡献基层力量。

如今的侯庙镇,警务室的调解室里时常传来欢声笑语,曾经剑拔弩张的当事人握手言和,法治阳光正温暖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家庭。这抹“枫桥经验”的河南亮色,正在黄河岸边绽放出绚丽的平安之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