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8 19:13:00
4月28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主办的“2025春节晚会、春节特别节目、跨年晚会讲评交流活动”于江苏南京圆满落幕。全国512部作品激烈角逐,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与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联合打造的《2025川渝春节联欢晚会》、四川广播电视台独立制作的《〈中国有川剧〉川剧文化创演晚会》双双斩获殊荣;四川广播电视台康巴卫视制作的《“和美颂歌”2025年藏历木蛇新年联欢会》亦荣获“好作品奖”,以多元文化创新成果彰显川渝乃至民族地区的文艺创作实力与深厚底蕴。
《2025川渝春节联欢晚会
三度折桂 巴蜀文化叩响世界之门
《2025川渝春节联欢晚会》立足川渝特色,以独具特色的川渝文化元素为画笔,以“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为主题,依托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打造集地域文化、科技创新、国际传播于一体的综合性春节盛典。并且将目光投入到川渝土地上那些“微光”瞬间,彰显川渝家国情和人民乐观、坚韧的人生底色。
《2025年川渝春节联欢晚会》以文化创新与国际视野再攀高峰,连续三年斩获"春节晚会最佳作品"殊荣(央媒省台组),以破圈传播刷新纪录:全网传播量突破45.3亿人次,揽获600次热搜霸屏,海外覆盖120个国家地区,更获外交部官方账号全球推介,成就现象级文化输出典范。
晚会以“国际本土化”破圈表达,邀英国托比三妹儿父女、美国保保熊、尼日利亚张文张明兄妹等国际面孔,联手川渝喜剧顶流叮当、吴丹,推出方言小品《City不City》。借接地气的烟火故事,自然融入“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用国际阵容诠释川渝开放包容的“国际范儿”。
6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晚会上惊艳呈现。李子柒《拾光》融合25项传统技艺;川渝茶馆、东坡文化、巴蜀女侠等主题篇章引发全网共鸣,观众赞誉:“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
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会长赵多佳高度评价:“川渝与京津冀联合制播模式,以地域特色整合优质资源,实现‘1+1>2’的协同效应,为全国春晚创作树立标杆。”
《“中国有川剧”川剧文化创演晚会》
守正创新 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川剧承载着千年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精髓。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下,《“中国有川剧”川剧文化创演晚会》以“川腔蜀韵贺新春”为主题,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通过“生声·不息”“粉墨·登场”“川腔·蜀韵”三大篇章,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文化盛宴。
晚会不仅荣膺“春节特别节目优秀作品”,更以全网总曝光量超1亿次、主话题#中国有川剧#阅读量达3238万的亮眼成绩,成为川剧破圈传播的标杆之作。
晚会以创新手法激活传统艺术。《白蛇传》通过后期虚拟技术重现“水漫金山”的恢弘场景,虚拟浪涛席卷舞台,白蛇青蛇腾空飞舞,科技与川剧绝技碰撞出震撼视效;《梦回东坡》新编历史川剧由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陈智林领衔,以散文式戏剧结构演绎苏轼生平,触动观众心灵;《川粤千年》川剧与粤剧跨界合作,以荔枝古道为纽带,两大剧种同台竞技,被赞为“文化交融典范”,展现中华戏曲的多元共生。
除了技术创新以外,晚会还创新融入“我与川剧”故事秀、微电影等形式,深入挖掘川剧背后的文化基因与人文情怀:欧阳奋强以亲身经历讲述13岁入行川剧团的往事,揭秘变脸、踢慧眼等绝技的匠心传承;李丹阳演绎经典唱段《别洞观景》,分享师从名家的学艺历程;钱哆多以三代梨园世家的身份,讲述川剧武生技艺背后的故事。此外,儿童戏曲联唱环节汇聚川剧、黄梅戏、京剧等曲目,萌娃们身着戏服稚嫩开嗓,彰显传统文化代际传承的勃勃生机。
两大晚会以“根植传统、拥抱创新”为内核,既深挖巴蜀文化精髓,又探索融媒体时代传播新路径从地域联欢升级为国际文化盛事,以非遗、科技与全域直播打造“中国范、巴蜀韵”的世界名片;以年轻化表达、跨圈层传播激活传统艺术生命力,吸引千万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关注传统文化。
未来,川渝两地将继续以匠心与创新,推动文化传承与时代共鸣,为全国观众奉上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文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