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09:33:00
在生活中,亲人的离去本就令人悲痛万分,然而,处理已故亲人留下的存款,却常常成为继承人的又一道难题。以往繁琐的继承手续,让无数人在银行与公证处之间来回奔波,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但最近,一则取钱新规的出台,宛如一阵春风,吹散了笼罩在继承人们心头的阴霾。这一新规究竟带来了哪些改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关乎民生的政策变革。
过去,银行规定当死者存款超过 1 万元时,继承人取款必须先到公证处进行遗产公证。这一规定犹如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给继承人带来了沉重负担。办理遗产公证,不仅要等待数日甚至数周,还需准备死者遗嘱、死亡证明、户口簿、身份证明等一系列证明材料。完成公证后,继承人还得拿着公证书前往银行办理取款手续。整个过程复杂繁琐,极大地考验着继承人的耐心与精力,也让人们对银行的办事效率提出质疑。
为简化已故亲人存款继承手续,我国发布了《关于优化已故存款人小额存款提取有关要求的通知》。新规规定,已故存款人名下存款金额在 5 万元以内的,无需公证,继承人准备好身份证、存款凭证、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材料,即可直接前往银行提取。而且,新规不再依赖存款密码,解决了因密码遗失或遗忘带来的难题。
此外,新规扩大简化范围,5 万元以内的黄金衍生品、理财产品、国债等金融资产,同样无需公证。遗产中的抚恤金、丧葬费也被排除在 5 万元限额之外,继承人可全额提取。这些举措让继承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的关怀。
尽管新规简化了提取流程,但在实际操作中,继承人仍可能面临难题。亲人突然离世,继承人往往不清楚死者在哪些银行有存款,以及具体存款金额和笔数。此时,继承人需前往各个银行查询,这无疑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不过,根据政策规定,继承人有权查看存款人去世后和死亡前 6 个月内的银行账户交易情况,这为继承人了解亲人财务状况提供了帮助。
若已故亲人开通了网银服务,继承人知道登录信息和密码,便可通过网银转账,将存款快速转入自己账户,避免繁琐公证。但在使用网银转账时,继承人要注意网络安全,务必在官方银行网银平台操作,如有问题及时联系银行客服或前往实体网点咨询。
继承人持有死者银行卡和密码,可通过 ATM 机取款。这种方式虽单次取款有限额,但对于存款超过 5 万元但数额不是特别巨大的情况,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银行 ATM 机每日取款有限额,存款金额较大时,可能需多次操作,且频繁取款可能引起银行注意,操作时需谨慎。
对于数额较大的存款,如几十万甚至上百万,ATM 机难以完成取款。此时,继承人需前往公证处进行遗产公证。公证过程中,公证处会核实继承人身份、死者遗嘱、法定继承顺序等信息。公证费用按遗产总额一定比例收取,通常在 0.05%-0.8% 之间,最低收费 300 元左右。尽管公证流程繁琐且需支付费用,但这是合法继承大额存款的必要步骤。
取钱新规的出台,是我国在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方面的一次重大进步,为继承人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继承途径。未来,希望更多类似政策出台,为群众带来更多便利。也期待银行等金融机构持续优化服务,提升服务质量。关于取钱新规,你有什么看法和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