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在街边吃了一碗面后,谢小米受到单位严肃处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6 18:38:00    

【来源:中国普法】

案情回放

谢小米,某单位综合管理部门保密员,平日里主要负责单位涉密文件的收发、登记、管理。

这天,上午十点钟左右,他突然接到部门主任严小保打来的电话。

“小米,刚才集团总部打电话过来,通知有两个急件,都是涉密文件,要求咱们过去领一下……”

谢小米有点犹豫,问道:“下午去取行不?你看这都十点了,我过去领完件再回单位,肯定赶不上午饭,而且这时间去市里取文件,路况还有点堵。”

“还是尽快过去吧,领导专门交代,中午就得取回来,下午开会要研讨相关工作。”严小保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好的,我明白了,这就出发。”谢小米放下电话,提上专用公文包,叫上司机老王,往市区文件交换站赶去。

好在路上不是太堵,没一会儿,他们便将两份急件和单位其他文件一并取了回来。

“老王,都快12点了,咱们吃了饭再回单位吧,反正这个点儿回去,食堂也没啥吃的了。”谢小米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说道。

“行啊,听你的。”老王爽快地答应着。

“我知道有一家面馆的面特别地道,我请客。”说完,谢小米将导航位置发给了老王。

不久,他们便到达了面馆。这家店的位置虽然在一条胡同里,有点偏,但生意很好,已经有人开始排队了。谢小米先下车去占座、点餐,而老王则在路边寻找停车位。

过了好一会儿,面都上桌了,老王才走进店里,说:“这地儿真不好停车,我停的地方比较远,待会儿吃完饭咱们要走几步了。”

然而,当他们吃完面走到停车点,准备上车时,眼前的一幕却让他们彻底傻眼了。原来谢小米下车时,特意将装有涉密文件的公文包放在了车后排,没随身携带。结果,当他们到达车旁时,看到汽车后侧车窗玻璃竟被人砸破,公文包也不翼而飞了!

见此情景,谢小米瞬间呆在原地不知所措,而老王心惊之余则很快回过了神,建议谢小米赶紧向单位报告,并马上报警求助。

回过神来的谢小米,给严小保和110打了电话。不一会儿,严小保和公安局的同志赶到了现场。由于公文包被盗时间不长,公安局的同志通过调取道路监控,很快便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并抓获归案。

据案犯交代,最近手头紧张,他一直想着找个赚钱的“捷径”。刚刚老王停车离开后,他路过车旁,见此处偏僻,四下无人。又看到后排有一个公文包,鼓鼓囊囊的,以为里面会有不少现金,便心生歹念砸了车窗,偷走了包。

当他跑到胡同另一头,打开包一看,除了文件,一分钱也没有。失望之余,他看见文件袋上写着“机密”“秘密”等字样,心里害怕,便找了一个垃圾桶把包一扔,逃跑了。

最终,在案犯描述和现场指认下,公安干警和谢小米在胡同附近的一个垃圾桶里找回了公文包。万幸的是,文件原封不动都在包里。并且通过调取街道视频监控证实,也没有其他人接触过公文包。

虽然文件被找回来了,但谢小米和老王仍然因为违反保密纪律,受到单位的严肃处理。

部门主任严小保在事件总结报告里写道:“谢小米的一次思想松懈,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可见保密工作尤其不能掉以轻心。我们部门全体人员将充分吸取这次深刻教训,认真抓落实、促整改,推进保密管理工作走深走实,让大家都能心有戒尺,行有规矩。”

特别提醒

保密法规定,传递国家秘密载体要通过机要或者机要通信部门,机关、单位指派专人传递的,要选择安全的交通工具和交通线路,并采取安全保密措施。

实际工作中,传递涉密文件时,我们尤其要确保“密不离身、密不离视线”这一准则。如确实需要去办理其他事宜,可将涉密文件先行存放到领取单位的保密室、档案室等可靠保密场所,待办完事后再行取出。

特别提醒,传递国家秘密载体,务必严守保密纪律,切不可心存侥幸,将其置于“险”境。

来源:保密观

编辑:陈遥

审核:路双英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