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羊网评:美丽中国“美”动世界 “生态游”成为亮丽名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2:20:00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必将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金羊网资料图)

在广东珠海来一场万山海岛休闲度假游,在云南红河看哈尼梯田诗意画卷,在重庆巫山观一江碧水映青山……近年来,不少外国游客迷上了中国“生态游”。中国不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让外国游客印象深刻。

中国游,生态美。在现代社会,人们对自然和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生态旅游不仅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还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趋势。随着入境免签、过境免签政策的持续优化,“中国游”持续升温。越来越多外国游客前来观赏中国的壮阔山河,探寻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见证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成就。漫步中国锦绣山河间,外国游客尽情欣赏云海磅礴、水乡灵秀、群山苍郁,也看到中国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实践成果。

美丽中国“美”动世界。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心动加行动,美丽中国建设被摆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近年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绿色成为新时代中国的鲜明底色,绿色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征。2024年,我国完成造林6669万亩、种草改良4836万亩。其中,治理沙化石漠化土地3683万亩。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25%,贡献了约25%的全球新增绿化面积,成为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从塔克拉玛干沙漠戴上“绿围脖”,到科尔沁沙地重现草原风光;从塞罕坝创造“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到“三北”工程攻坚战迈出坚实步伐……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绿色版图正不断扩大,美丽中国绿色底色更足,不仅筑牢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屏障,也让中国“生态游”成为一张吸取世界的亮丽名片。

生态旅游,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的旅游方式。在中国,生态旅游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观光游览,而是涵盖了自然体验、户外探险、生态教育、文化融合等多种形态,为世界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当前,穿森林、观植被、看动物、游湿地、走水岸、赏候鸟,或者仅是为了呼吸负氧离子浓度更高的新鲜空气,以特色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生态旅游日益受到人们推崇。目前,旅游发展理念不断更新,科学利用各类自然公园、森林康养和自然体验基地等生态旅游资源,扩大生态旅游产品供给,推动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正成为各地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伴随美丽中国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通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结合美丽中国建设实施生态旅游战略,中国“生态游”将会赢得越来越多外国游客的青睐。

中国之美熠熠生辉,生态旅游吸引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聚焦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坚持不懈、奋发有为,必将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而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必定吸引着更多外国游客从“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更好感受“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历史沧桑,“水光潋滟晴方好”的自然壮美,“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人文情怀。(金羊网 文/罗建华)

编辑:刘嘉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