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0 08:41:00
【来源:无锡惠山发布】
一群年轻的博士硕士从西安交通大学来到惠山经开区,把学术向技术“转移”,致力超快激光技术产学研转化应用,“一束光”发出大能量。
前不久,无锡超通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申报的2024年度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项目“航空发动机气膜孔超快激光加工技术研发”获批立项,获得省财政资助经费500万元。该项目是惠山经开区首个省前沿技术项目。近日,公司研制的重大装备入选2024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与此同时,超通还牵头成立无锡市高端装备领域的创新联合体。“院士专家引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这个团队把大学里的‘好东西’落地投产,闯出研发与制造并行的科创新路。”惠山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由传统企业翔泰毛纺厂改造而来的新工业园区内,超通在其中的8000平方米厂房内进行新品研发和生产。一台2米多高的“柜子”摆放在车间一角,“这是公司4年前落户惠山经开区后研发的第一台激光装备。”公司副总经理、智能制造总工程师卫小鹏说,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技术成果和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与市场积累,超通把智能装备、智能管控、智能测试三大业务作为发展的“三驾马车”,在智能制造核心技术领域取得创新突破,“补上我国高端超快激光加工技术的缺口。”
在航空发动机单晶叶片上打出一排排均匀的气膜孔深小孔,提升发动机的高效散热等功能,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高性能发动机自主研发的迫切需求。“填补我国复杂构件超大深径比小孔加工装备的空白,超通团队有技术支撑。”卫小鹏说。
目前企业有60多人,其中核心研发骨干多是博士、硕士,平均年龄才30岁。把“一束光”进行“复杂整形”,全球首创的多轴联动超快激光一体化修复技术在超通诞生时,年轻的超通研发团队欢腾了,“这一技术利用超快飞秒激光‘冷加工’的特点,可以完美胜任多种材料的修复整形技术,极大地展现出超快激光在硬脆难加工材料超精密加工中的优势。”卫小鹏说,4年来,企业不但收获了近1.5亿元的销售额,还有116项发明专利等各类知识产权到手,并参与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技术攻关工作,先后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金耀奖、红光奖等奖项。
“超通的技术收入占据重要份额,占营业收入80%以上。”公司总经理运侠伦说,企业从最早由梅雪松教授领衔发起,短短4年从单纯开发相关技术,逐渐发展为以整体产品或者解决方案为主。“企业集成制造的激光加工装备,为我国超快激光加工技术在3C、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有力的产品支撑。”惠山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同时,以工厂生产过程的智能管控为核心,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多源数据知识发现技术等先进技术,开发新一代智能工厂管控系统,助力工厂的智能化改造提升。
来源:无锡日报、梦想惠开
编辑:朱雯
审核:顾斌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