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笔文章网 手机版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释放近海矿产和资源能否奏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3:02:00    





美国提出获取海底多金属结核、其他海底地质构造以及沿海矿床中潜在的镍、钴、铜、锰、钛和稀土元素等资源,但受限于并不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其前景充满未知数


文|《财经》记者 邹碧颖

编辑|王延春


关税战引发的矿产资源话语权博弈,进入新阶段,美国政府试图通过行政法令,提升在稀土领域的自主权,但受限于并不完整的稀土产业链,其前景如何充满未知数。

美东时间4月24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释放美国近海关键矿产和资源》,提出获取海底多金属结核、其他海底地质构造以及沿海矿床中潜在的镍、钴、铜、锰、钛和稀土元素等战略矿产资源。美方希望通过量化美国的海底矿产资源,重振美国在相关开采和加工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确保国防、基础设施和能源部门的供应链安全。

外界分析,此举旨在针对中国政府的稀土、锑、超硬材料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举措,减少对中国资源的依赖度。但这一举措目前充满变数,更像美方应对不利局面的仓促之举。

从公开信息看,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国防航空、电子信息、化工材料、医疗成像等领域。具体而言,钕可以用于制造强力磁铁,这是组装电动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和导弹的关键材料。据悉,一架美国F-35战机,需要约440公斤稀土金属。

截至目前,美国稀土储量并不少,但受限于产业链能力,美国暂时无法提炼高纯度稀土。稀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17个化学元素的总称,分为轻、中、重稀土。这些金属广泛存在于独居石、氟碳铈矿、磷钇矿、镧钒褐帘石等矿石中。由于部分稀土资源含有放射性元素,开采过程危险,许多发达国家此前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稀土产业链。

2024年9月15日起,中国对锑等物项实施出口管制。2024年10月1日,中国《稀土管理条例》正式生效。2025年4月4日,美国发起全球关税战、对中国加征34%关税后,中国立即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七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并于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乌克兰、格陵兰、俄罗斯,美国显露稀土“野心”


2014年以来,稀土成为中美博弈中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之一。

江西理工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叶前林及其团队分析指出,美国新能源、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庞大的稀土资源及中间制品需求对外依存度极高。2018年-2022年,美国对中国稀土化合物、铈铁合金和稀土金属、钪及钇的净进口依存度均达95%以上。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2024年,全球已知稀土氧化物储备最多的国家是中国(4400万公吨),其次是巴西(2100万公吨)、印度(690万公吨)、澳大利亚(570万公吨)、俄罗斯(38万公吨)、越南(350万公吨)。美国拥有稀土储备190万公吨。

20世纪中期,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被证实存在大规模稀土,中国稀土大国的地位由此确立。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2024年全球关键矿物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占据全球磁性稀土(钕、镨、镝、铽)开采量的62%,并在精炼产量中的占比高达92%。

特朗普积极推动与乌克兰达成矿产交易协议,外界分析,部分原因也是觊觎乌克兰的稀土储备。另一个目标地点是格陵兰岛。媒体报道,格陵兰岛估计拥有3850万吨稀土氧化物。其坦布里兹项目矿石量为47亿吨。该矿床重稀土氧化物占总稀土氧化物的比例为27%,重稀土价值要高于轻稀土元素。一旦投产,该矿或能供应欧洲和北美稀土元素之需。

与俄罗斯的稀土合作,也是美国企图推进的方向之一。3月31日,俄罗斯主权财富基金负责人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俄罗斯与美国已开始就稀土金属及在俄罗斯的项目展开了会谈。而此前2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应该实现稀土产品产量的倍增,并在2030年前打造加工稀土资源的全产业链条。普京还指出,俄方愿同美国等相关伙伴开展合作。不过截至目前,美俄在稀土领域的合作进展并不多,更多停留于口头表态阶段。

4月24日,美国的行政命令进一步提出:简化许可程序,迅速发展美国国内海底矿产资源勘探、表征、收集和加工的能力;支持对深海科学、测绘和技术的投资;使美国成为在其国家管辖范围(包括其专属经济区)内开发海底矿产资源的国家的合作伙伴;建立强大的国内海底资源关键矿产供应链,以支持经济增长、再工业化和军事备战……

“广阔的近海海底蕴藏着关键矿产和能源资源。”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命令指涉的资源,包括铀、铜、钾、金和美国国家能源主导委员会主席确定的任何其他元素或化合物。“海底矿产资源”则是指多金属结核、富钴铁锰结壳、多金属硫化物、重矿砂、磷灰石等等。

美国能否顺利重启稀土磁铁生产?


进口高度依赖国外,美国一直在寻求建立本土产业链,重回全球主要稀土供应国地位。2010年后,美国奥巴马、特朗普、拜登政府均出台了一些有关稀土安全议题系列政策文件。

目前,美国唯一活跃的稀土矿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帕斯山。从1965年到1995年,芒廷帕斯矿生产了世界上大部分的稀土。然而,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中国生产的稀土更具成本优势,加之加州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该矿于2002年关闭。直到2017年,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稀土矿。该矿获得美国政府多部门资金支持,用于开采、研发和设备建设。2022年,美国稀土产量一跃上升至全球的14.3%,把美国推至全球第二大稀土矿生产国地位。

恢复开采后,帕斯山稀土矿的运营方MP材料公司(MP Materials )仍需要将矿石运往中国加工、提纯。不过4月中旬,MP材料公司宣布,停止向中国运送稀土精矿进行加工。“以125%的关税出售我们宝贵的关键材料既不符合商业理性,也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根据公开信息,媒体报道,即使满负荷运转,MP材料公司工厂一年的产量只相当于中国一天的产量。然而,MP材料公司已投资近10亿美元在美国重建完整的稀土供应链,目前正囤积稀土精矿,同时增加氧化物产量、推进重稀土分离,并计划今年底在得克萨斯州启动稀土磁铁生产。

叶前林及其团队分析,美国重建轻、重稀土分离加工产能布局初步完成。2019年,美国得克萨斯州蓝线公司与澳大利亚稀土生产商莱纳斯矿业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注资3000万美元在美国合作建造一个稀土冶炼分离和加工设施。同年12月,美国稀土公司与其合作伙伴在科罗拉多州麦岭市开建一个主要提炼稀土、锂和其他关键矿物的试点加工厂。

当前限制美国稀土自足的,仍是一些关键技术。据悉,MP Materials已实现轻稀土的分离提纯,但对制造高性能永磁体至关重要的重稀土,特别是用于F-35战斗机、汽车、核磁共振仪等电子设备的镝和铽,仍无法加工。专家分析,美国稀土产业链短板主要在中游稀土冶炼分离环节,但美日印澳联手重建稀土供应链,共同研发相关技术,并给予融资支持。

中国如何构建稀土“护城河”?


近年来,中国亦强化了对稀土及技术的保护。2024年10月1日,《稀土管理条例》(下称《条例》)施行,明确国家依法加强对稀土资源的保护,对稀土资源实行保护性开采。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起草了《稀土开采和稀土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办法(暂行)》《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的公开征求意见稿,明确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总量调控管理,要求企业为大型稀土集团所属企业,未获指标者不得生产。

“《条例》是覆盖稀土全产业链的综合性法规,涉及稀土生产、流通、储备等环节,赋予了监管部门必要的监管手段、惩处依据和措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同时指出,中国稀土产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在制度保障衔接、资源保护性开发、原始基础创新、行业秩序规范等方面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国家手里,特别是高纯稀土的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占峰指出,美国“关键材料战略”、日本“元素战略计划”、欧盟“危急原材料”均将稀土新材料作为战略研究方向,争夺高端应用领域的稀土新材料核心知识产权。要充分认识稀土作为战略资源的重要性。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稀土分会会长敖宏指出,当前,人形机器人、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新兴产业对以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为代表的稀土新材料的需求,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建议加快布局稀土永磁、储氢、发光稀土新材料产业,加快补齐中国在稀土中下游环节薄弱、孱弱的局面,加快打造高附加值为主体的稀土产业结构。

以中国、美国、缅甸、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和越南等国家为代表,全球多元化稀土供应格局正形成。叶前林及团队倡议,加强对他国“长臂管辖”规则反制,强化稀土先进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建议,力争十年打造三艘跨国矿业航母;以稀土、中国磷、石墨、萤石、煤炭等优势矿产为主体,打造“一带一路”矿产品交易平台、冶金材料交易平台、矿业权交易平台、资本市场服务平台,主导“一带一路”贸易格局等。

责编 | 要琢

相关文章